竹叶卷心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竹叶卷心晒干后泡水喝,清热解毒,夏天喝最好。但别放太久,以免变质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竹叶卷心 [Zhú yè juǎn xīn]
【别名】竹叶心、竹心、竹筒心、竹节心
【英文名】Bamboo Heart
【来源】禾本科植物毛竹(Phyllostachys pubescens)的干燥茎髓。
【植物形态】毛竹为常绿乔木,高达20米。茎直立,节间长,节间中空,节部有环状托叶。叶互生,线状披针形,长10-20厘米,宽1-2厘米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花穗生于新竹顶端。果实为颖果,长圆形,长5-7毫米,宽2-3毫米。竹叶卷心为干燥的茎髓部分。
【产地分布】毛竹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区,如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。
【采收加工】在毛竹成熟后,割取茎髓,晒干,去杂质,切段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圆柱形,长10-30厘米,直径1-2厘米。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,有纵皱纹,质轻而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呈淡黄色,中心有白色髓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,凉血止血。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烦渴,水肿,淋病,吐血,衄血,尿血,热淋,血淋等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10-15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竹叶卷心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菌作用: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。
2. 抗炎作用:对急性炎症有抑制作用。
3. 抗肿瘤作用:对某些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。
4. 利尿作用:能增加尿量,促进尿液中钠、钾、氯等离子的排泄。
【化学成分】竹叶卷心主要含有黄酮类、多糖类、生物碱类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热病烦渴:竹叶卷心15克,煎汤服。
2. 治疗水肿:竹叶卷心15克,茯苓15克,煎汤服。
3. 治疗吐血:竹叶卷心15克,白茅根30克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张晓燕. 竹叶卷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24):1-4.
2. 王晓燕,李晓峰,张国华. 竹叶卷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6,41(3):545-548.
【别名】竹叶心、竹心、竹筒心、竹节心
【英文名】Bamboo Heart
【来源】禾本科植物毛竹(Phyllostachys pubescens)的干燥茎髓。
【植物形态】毛竹为常绿乔木,高达20米。茎直立,节间长,节间中空,节部有环状托叶。叶互生,线状披针形,长10-20厘米,宽1-2厘米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花穗生于新竹顶端。果实为颖果,长圆形,长5-7毫米,宽2-3毫米。竹叶卷心为干燥的茎髓部分。
【产地分布】毛竹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区,如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。
【采收加工】在毛竹成熟后,割取茎髓,晒干,去杂质,切段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圆柱形,长10-30厘米,直径1-2厘米。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,有纵皱纹,质轻而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呈淡黄色,中心有白色髓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,凉血止血。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烦渴,水肿,淋病,吐血,衄血,尿血,热淋,血淋等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10-15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竹叶卷心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菌作用: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。
2. 抗炎作用:对急性炎症有抑制作用。
3. 抗肿瘤作用:对某些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。
4. 利尿作用:能增加尿量,促进尿液中钠、钾、氯等离子的排泄。
【化学成分】竹叶卷心主要含有黄酮类、多糖类、生物碱类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热病烦渴:竹叶卷心15克,煎汤服。
2. 治疗水肿:竹叶卷心15克,茯苓15克,煎汤服。
3. 治疗吐血:竹叶卷心15克,白茅根30克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张晓燕. 竹叶卷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24):1-4.
2. 王晓燕,李晓峰,张国华. 竹叶卷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6,41(3):545-54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