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盖疼痛别不当回事!可能是关节炎在"敲门"

作者:无空


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膝盖疼痛的经历,但大多数人都不太在意,觉得休息一下就好了

其实,这很可能就是膝关节炎的早期信号!一旦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,后悔都来不及。


关节炎到底能治好吗?

这是很多患者最关心的问题

实话实说,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病,急性期通过规范治疗是可以痊愈的,但如果拖延时间过久,就很难根治了

早期的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轻微磨损和炎症反应,这个阶段通过合理的治疗和调理,完全有可能恢复正常

但如果任其发展,软骨继续磨损,甚至出现骨质增生,那就只能控制病情进展,很难完全治愈了


膝关节炎有哪些表现?

膝关节炎是关节炎中最常见的一种,主要以膝关节软骨蜕变和骨质增生为特征。典型症状包括:


1. 疼痛症状

表现为上楼、上坡时膝盖弯曲用力会有酸痛感,严重的时候连下楼都会疼,但走平地一般没什么不适。


2. 功能障碍

包括膝关节活动受限,不能完全弯曲或伸直,影响正常的蹲起动作。


3. 关节异响

很多患者会发现膝盖经常有"咔咔"的弹响声,这是关节面不平整摩擦造成的。


4. 肿胀变形

晚期患者膝关节可能出现明显肿胀,甚至变形。


一个真实的案例

我一个朋友为了减肥开始跑步,每周5天,每天7-12公里的运动量,坚持了近两年时间,体重从153斤减到130斤,效果很明显。

但是好景不长,在坚持跑步两年后,他发现左膝关节开始疼痛

起初以为是运动疲劳,休息几天就好了,结果几个月后疼痛不但没有缓解,反而越来越严重。

去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后,被确诊为骨性关节炎

从此以后,他再也不能参加跑步、羽毛球、篮球等喜爱的运动,由于缺乏运动,体重又反弹到150

最痛苦的是,骨性关节炎无法治愈,只能尽量避免恶化


关节炎的高危人群


年龄因素

是最主要的,随着年龄增长,关节软骨会自然老化磨损,4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。


肥胖人群

要特别注意,体重过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,加速软骨磨损。


运动不当的人

也容易中招,过度运动、运动姿势不正确、缺乏充分热身都可能导致关节损伤。


职业因素

也很重要,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、经常蹲跪工作的人群发病率较高。


遗传因素

不能忽视,有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会增加。


早期发现很重要

如果出现以下症状,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:

  • 膝关节疼痛超过一周不缓解

  • 关节僵硬,特别是早晨起床后

  • 关节活动时有摩擦音

  • 关节肿胀或变形


检查项目
主要包括血沉、抗O、C反应蛋白等血液检查,以及X光片、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。


治疗和调理方法

急性期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和缓解疼痛,可以口服布洛芬、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,但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

慢性期调理
更加重要,包括:

  • 适当的功能锻炼,如游泳、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

  • 控制体重,减轻关节负担

  • 物理治疗,如热敷、按摩、针灸等

  • 营养支持,补充软骨素、氨基葡萄糖等


免疫调节治疗
对于某些类型的关节炎很重要,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
预防胜于治疗


1. 科学运动

是关键,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疲劳,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。


2. 控制体重

能有效减轻关节负担,预防关节磨损。


3. 保护关节

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蹲跪,减少爬山、爬楼梯等对膝关节冲击较大的活动。


4. 定期检查

特别是有高危因素的人群,应该定期体检,早发现早治疗。



动漫男头
无空 网络作家
未应头白却已霜雪‌不敢至君前。
相关推荐

没有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