扁豆叶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扁豆叶晒干后泡水喝,能清热解毒,夏天喝最好。但别泡太久,以免营养流失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扁豆叶 [拼音:biǎn dòu yè]
【别名】白扁豆叶、白豆叶、扁豆苗
【英文名】Dolichos lablab L. leaf
【来源】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. 的干燥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扁豆叶为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。茎细长,缠绕,被疏柔毛。叶为三出复叶,小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先端钝,基部楔形,全缘,两面被疏柔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花冠蝶形,白色或淡紫色。荚果线形,扁平,成熟时褐色。种子肾形,白色或黄褐色。花期夏季,果期秋季。
【产地分布】扁豆叶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地区,如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生长于海拔200-1500米的山坡、路边、沟旁等湿润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扁豆叶在夏、秋季采摘,晒干或阴干,切碎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扁豆叶呈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5cm,宽1-2cm。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,有细皱纹,叶脉明显。质脆,易折断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淡。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扁豆叶具有清热解毒、利湿止泻、消暑解渴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暑湿感冒、腹泻、痢疾、暑热口渴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9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扁豆叶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菌作用:扁豆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。
2. 抗病毒作用:扁豆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、HIV等病毒有抑制作用。
3. 抗炎作用:扁豆叶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,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。
4. 抗肿瘤作用:扁豆叶提取物具有抗肿瘤作用,可用于辅助治疗肿瘤。
【化学成分】扁豆叶主要含有黄酮类、生物碱、氨基酸、维生素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扁豆叶性平,无特殊禁忌。但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扁豆叶汤:扁豆叶15g,水煎服,用于暑湿感冒、腹泻等。
2. 扁豆叶散:扁豆叶15g,研末,每次3g,温开水送服,用于暑热口渴。
3. 扁豆叶酒:扁豆叶50g,白酒500ml,浸泡7天后服用,每次10ml,用于风湿痹痛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:532.
2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:542.
【别名】白扁豆叶、白豆叶、扁豆苗
【英文名】Dolichos lablab L. leaf
【来源】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. 的干燥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扁豆叶为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。茎细长,缠绕,被疏柔毛。叶为三出复叶,小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先端钝,基部楔形,全缘,两面被疏柔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花冠蝶形,白色或淡紫色。荚果线形,扁平,成熟时褐色。种子肾形,白色或黄褐色。花期夏季,果期秋季。
【产地分布】扁豆叶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地区,如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生长于海拔200-1500米的山坡、路边、沟旁等湿润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扁豆叶在夏、秋季采摘,晒干或阴干,切碎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扁豆叶呈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5cm,宽1-2cm。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,有细皱纹,叶脉明显。质脆,易折断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淡。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扁豆叶具有清热解毒、利湿止泻、消暑解渴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暑湿感冒、腹泻、痢疾、暑热口渴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9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扁豆叶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菌作用:扁豆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。
2. 抗病毒作用:扁豆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、HIV等病毒有抑制作用。
3. 抗炎作用:扁豆叶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,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。
4. 抗肿瘤作用:扁豆叶提取物具有抗肿瘤作用,可用于辅助治疗肿瘤。
【化学成分】扁豆叶主要含有黄酮类、生物碱、氨基酸、维生素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扁豆叶性平,无特殊禁忌。但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扁豆叶汤:扁豆叶15g,水煎服,用于暑湿感冒、腹泻等。
2. 扁豆叶散:扁豆叶15g,研末,每次3g,温开水送服,用于暑热口渴。
3. 扁豆叶酒:扁豆叶50g,白酒500ml,浸泡7天后服用,每次10ml,用于风湿痹痛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:532.
2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:54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