蓖麻子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蓖麻子要晒干保存,泡水喝时别过量,孕妇和小孩要小心哦,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。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蓖麻子 [bì má zǐ]
【别名】麻子、大麻子、油麻子、白麻子
【英文名】Ricinus communis L.
【来源】蓖麻子为 大戟科植物 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. 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蓖麻子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1.5米。茎直立,粗壮,表面有纵沟。叶互生,掌状复叶,小叶5-7片,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花梗短,花被片5,白色或淡黄色。蒴果卵圆形或长圆形,表面有刺。种子椭圆形或卵圆形,表面光滑,黑色或棕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蓖麻子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各省区,如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等,以及印度、非洲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蓖麻子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割取全株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蓖麻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1.5-4cm,直径1-2cm。表面光滑,黑色或棕色,有光泽。种皮坚硬,不易破碎。种仁白色,富油质。气微,味辛、涩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、甘;归肺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蓖麻子具有泻下逐水,消肿散结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水肿,腹水,小便不利,瘰疬,痈肿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5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蓖麻子具有抗肿瘤、抗病毒、抗炎、抗菌、抗寄生虫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蓖麻子主要含有蓖麻毒素、蓖麻碱、脂肪油、蛋白质、糖类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脾胃虚弱者忌用。不宜与牛奶、豆类同食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水肿:蓖麻子10g,猪苓15g,茯苓15g,泽泻10g,煎汤服。
2. 治疗腹水:蓖麻子10g,大黄10g,芒硝10g,煎汤服。
3. 治疗瘰疬:蓖麻子10g,夏枯草15g,牡蛎30g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06.
【别名】麻子、大麻子、油麻子、白麻子
【英文名】Ricinus communis L.
【来源】蓖麻子为 大戟科植物 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. 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蓖麻子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1.5米。茎直立,粗壮,表面有纵沟。叶互生,掌状复叶,小叶5-7片,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花梗短,花被片5,白色或淡黄色。蒴果卵圆形或长圆形,表面有刺。种子椭圆形或卵圆形,表面光滑,黑色或棕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蓖麻子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各省区,如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等,以及印度、非洲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蓖麻子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割取全株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蓖麻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1.5-4cm,直径1-2cm。表面光滑,黑色或棕色,有光泽。种皮坚硬,不易破碎。种仁白色,富油质。气微,味辛、涩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、甘;归肺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蓖麻子具有泻下逐水,消肿散结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水肿,腹水,小便不利,瘰疬,痈肿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5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蓖麻子具有抗肿瘤、抗病毒、抗炎、抗菌、抗寄生虫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蓖麻子主要含有蓖麻毒素、蓖麻碱、脂肪油、蛋白质、糖类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脾胃虚弱者忌用。不宜与牛奶、豆类同食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水肿:蓖麻子10g,猪苓15g,茯苓15g,泽泻10g,煎汤服。
2. 治疗腹水:蓖麻子10g,大黄10g,芒硝10g,煎汤服。
3. 治疗瘰疬:蓖麻子10g,夏枯草15g,牡蛎30g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0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