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蔺子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马蔺子晒干后保存,泡水喝可清热解毒,但孕妇和体质虚寒者要慎用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马蔺子 [拼音:mǎ liǎn zǐ]
【别名】马莲子、马蔺实、马蔺子仁、马蔺子仁子、马蔺子仁皮
【英文名】Iris tectorum seeds
【来源】马蔺子为鸢尾科植物马蔺Iris tectorum Maxim. 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马蔺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100cm。根状茎短粗,须根多数。叶基生,剑形,长30-60cm,宽1-2cm,先端渐尖,基部鞘状。花茎直立,花单生,花被片6,蓝紫色,外轮花被片较小,内轮花被片较大。蒴果倒卵形,种子多数,扁平,黑色,有光泽。
【产地分布】马蔺子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,生于山坡、路边、湿地等。
【采收加工】马蔺子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。
【药材性状】马蔺子呈扁平圆形,直径约5mm,表面黑色或黑褐色,有光泽,一端有细小果柄痕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马蔺子性平,味甘、淡,归肝、肾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马蔺子具有清热解毒、利尿消肿、止咳平喘、活血化瘀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清热药、利尿药、止咳平喘药、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马蔺子内服,煎汤,5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适量,研末调敷。主治病证包括:1. 热病烦渴;2. 小便不利,水肿;3. 咳嗽,喘息;4. 痔疮,跌打损伤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马蔺子具有以下作用:1. 抗炎作用;2. 抗菌作用;3. 抗肿瘤作用;4. 利尿作用;5. 抗氧化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马蔺子主要化学成分包括:1. 鸢尾苷;2. 鸢尾素;3. 鸢尾苷元;4. 鸢尾苷酸;5. 鸢尾苷醇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马蔺子性平,孕妇慎用。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马蔺子散:马蔺子、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栀子、大黄。用于治疗热病烦渴。
2. 马蔺子汤:马蔺子、泽泻、猪苓、茯苓、白术、桂枝。用于治疗小便不利,水肿。
3. 马蔺子止咳丸:马蔺子、杏仁、苏子、前胡、桔梗、甘草。用于治疗咳嗽,喘息。
4. 马蔺子活血散:马蔺子、丹参、川芎、红花、桃仁、当归。用于治疗痔疮,跌打损伤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57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2.
【别名】马莲子、马蔺实、马蔺子仁、马蔺子仁子、马蔺子仁皮
【英文名】Iris tectorum seeds
【来源】马蔺子为鸢尾科植物马蔺Iris tectorum Maxim. 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马蔺子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100cm。根状茎短粗,须根多数。叶基生,剑形,长30-60cm,宽1-2cm,先端渐尖,基部鞘状。花茎直立,花单生,花被片6,蓝紫色,外轮花被片较小,内轮花被片较大。蒴果倒卵形,种子多数,扁平,黑色,有光泽。
【产地分布】马蔺子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,生于山坡、路边、湿地等。
【采收加工】马蔺子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。
【药材性状】马蔺子呈扁平圆形,直径约5mm,表面黑色或黑褐色,有光泽,一端有细小果柄痕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马蔺子性平,味甘、淡,归肝、肾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马蔺子具有清热解毒、利尿消肿、止咳平喘、活血化瘀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清热药、利尿药、止咳平喘药、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马蔺子内服,煎汤,5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适量,研末调敷。主治病证包括:1. 热病烦渴;2. 小便不利,水肿;3. 咳嗽,喘息;4. 痔疮,跌打损伤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马蔺子具有以下作用:1. 抗炎作用;2. 抗菌作用;3. 抗肿瘤作用;4. 利尿作用;5. 抗氧化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马蔺子主要化学成分包括:1. 鸢尾苷;2. 鸢尾素;3. 鸢尾苷元;4. 鸢尾苷酸;5. 鸢尾苷醇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马蔺子性平,孕妇慎用。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马蔺子散:马蔺子、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栀子、大黄。用于治疗热病烦渴。
2. 马蔺子汤:马蔺子、泽泻、猪苓、茯苓、白术、桂枝。用于治疗小便不利,水肿。
3. 马蔺子止咳丸:马蔺子、杏仁、苏子、前胡、桔梗、甘草。用于治疗咳嗽,喘息。
4. 马蔺子活血散:马蔺子、丹参、川芎、红花、桃仁、当归。用于治疗痔疮,跌打损伤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57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