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奶蓟

利水渗湿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5年03月26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奶蓟泡水喝能护肝,但最好在饭后来一杯,不要放太多糖,以免伤胃。记得密封保存,防止受潮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奶蓟
【中药名】奶蓟 [拼音:nǎi jǐ]
【别名】白蓟、奶子草、奶母草、奶头草、奶头花、奶头草、奶头花、奶头草、奶头花、奶头草、奶头花
【英文名】Silymarin
【来源】奶蓟为菊科植物奶蓟(Silybum marianum L.)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奶蓟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达1.5米。根粗壮,茎直立,有棱,被短柔毛。叶互生,羽状深裂,裂片线形或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。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,总苞片多层,外层绿色,内层白色,花冠管状,黄色。瘦果长椭圆形,黑色,有光泽。
【产地分布】奶蓟原产于地中海地区,现广泛分布于欧洲、亚洲、非洲和美洲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西南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奶蓟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除去杂质,筛去灰屑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1.5~2.5cm,直径0.5~1cm。表面黑色或黑褐色,有光泽,一端有圆形的果柄痕,另一端有圆形的果顶。果皮坚硬,不易破碎。种子多数,呈长椭圆形,黑色,有光泽。气微,味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苦、甘,平。归肝、胆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奶蓟具有清热解毒、利湿退黄、疏肝解郁、活血化瘀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清热解毒药、利湿退黄药、疏肝解郁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
1. 用法用量:煎服,9~15g。
2. 主治病症:用于黄疸、肝炎、肝硬化、胆囊炎、胆石症、乳腺炎、跌打损伤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
1. 抗氧化作用:奶蓟中的主要活性成分——奶蓟素,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,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,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。
2. 保肝作用:奶蓟可以保护肝脏细胞,促进肝细胞再生,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,改善肝功能。
3. 抗肿瘤作用:奶蓟具有抗肿瘤作用,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。
【化学成分】奶蓟主要化学成分为奶蓟素、黄酮类化合物、挥发油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
1. 孕妇、哺乳期妇女慎用。
2. 对奶蓟过敏者禁用。
3. 服药期间,忌饮酒及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黄疸:奶蓟15g,茵陈15g,白茅根15g,煎服。
2. 治疗肝炎:奶蓟15g,柴胡10g,白芍10g,甘草6g,煎服。
3. 治疗肝硬化:奶蓟15g,丹参15g,黄芪15g,煎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强,李晓东,李晓峰. 奶蓟素的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08,33(5):645-648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. 奶蓟素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0,48(10):1-3.
3. 刘红霞,张晓红,李晓峰. 奶蓟素在抗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1,49(1):1-3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