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香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乳香要密封保存防潮,泡脚时放一点能缓解疲劳,但孕妇和小孩慎用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乳香 [Rǔ xiāng]
【别名】乳香香、乳香脂、熏陆香、摩勒香、阿魏香等
【英文名】Olibanum
【来源】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(Boswellia carterii Birdw.)或其同属植物树皮渗出的树脂。
【植物形态】乳香树为常绿乔木,树皮灰褐色,枝条灰绿色,叶片对生,长椭圆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小,白色,有香气。果实为核果,球形,成熟时红色。树皮渗出的树脂呈乳白色,半透明,有香气。
【产地分布】乳香树主要分布于非洲东北部、阿拉伯半岛、印度等地。在中国,主要产于云南、广西、广东等省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乳香树皮渗出的树脂在夏季采集,采集后,将树脂刮下,晾干,去杂质,研成粉末,即为乳香。
【药材性状】乳香呈不规则块状或颗粒状,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,半透明,质硬而脆,有香气,味苦而微辣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、苦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乳香具有活血止痛、消肿生肌、行气通络、祛风除湿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乳香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、风湿痹痛、经闭腹痛、产后瘀阻等病症。用法用量:内服,煎汤,3-9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,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乳香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乳香主要含有树脂酸、香脂酸、挥发油、脂肪酸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月经过多者慎用。乳香过量可引起恶心、呕吐等不良反应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活血止痛:乳香、没药、当归、川芎等。
2. 消肿生肌:乳香、没药、黄连、冰片等。
3. 行气通络:乳香、没药、川芎、红花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2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3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9.
【别名】乳香香、乳香脂、熏陆香、摩勒香、阿魏香等
【英文名】Olibanum
【来源】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(Boswellia carterii Birdw.)或其同属植物树皮渗出的树脂。
【植物形态】乳香树为常绿乔木,树皮灰褐色,枝条灰绿色,叶片对生,长椭圆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小,白色,有香气。果实为核果,球形,成熟时红色。树皮渗出的树脂呈乳白色,半透明,有香气。
【产地分布】乳香树主要分布于非洲东北部、阿拉伯半岛、印度等地。在中国,主要产于云南、广西、广东等省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乳香树皮渗出的树脂在夏季采集,采集后,将树脂刮下,晾干,去杂质,研成粉末,即为乳香。
【药材性状】乳香呈不规则块状或颗粒状,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,半透明,质硬而脆,有香气,味苦而微辣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、苦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乳香具有活血止痛、消肿生肌、行气通络、祛风除湿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乳香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、风湿痹痛、经闭腹痛、产后瘀阻等病症。用法用量:内服,煎汤,3-9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,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乳香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乳香主要含有树脂酸、香脂酸、挥发油、脂肪酸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月经过多者慎用。乳香过量可引起恶心、呕吐等不良反应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活血止痛:乳香、没药、当归、川芎等。
2. 消肿生肌:乳香、没药、黄连、冰片等。
3. 行气通络:乳香、没药、川芎、红花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2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3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