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桑叶

平肝息风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5年03月18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桑叶晒干后泡茶喝,清火明目,但别泡太久,否则会苦哦!记得密封保存,防潮防霉。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桑叶
【中药名】桑叶 [Sangye]
【别名】霜桑叶、老桑叶、桑叶子、桑叶茶
【英文名】Mulberry Leaf
【来源】桑叶为桑科植物桑(Morus alba L.)的干燥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桑树为落叶乔木,高达15-20米。树皮灰褐色,粗糙;小枝黄褐色,具细纵纹。叶互生,卵形至广卵形,长5-18厘米,宽3-10厘米,先端钝或渐尖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边缘具粗锯齿,上面暗绿色,下面淡绿色;叶柄长1-2厘米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雄花序为柔荑花序,生于新枝的叶腋;雌花序为穗状花序,生于老枝的叶腋。果为聚花果,肉质,成熟时橙红色或紫黑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桑叶主产于中国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四川等地。生长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山谷、路旁、河边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桑叶在春、夏、秋三季均可采收,以春末夏初为佳。采收后,及时晒干或阴干,防止发霉变质。
【药材性状】干燥桑叶呈黄绿色或黄棕色,叶片皱缩,边缘卷曲,叶脉明显,叶柄细长。质脆易碎,气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寒,味甘、苦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桑叶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润肺止咳、明目、降血压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清热药、凉血药、润肺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法:煎服,10-15克;或泡茶饮用。主治病症:感冒发热、咳嗽、咽喉肿痛、吐血、衄血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视网膜病变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桑叶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氧化作用: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,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,延缓衰老。
2. 抗炎作用:桑叶中的桑叶素具有抗炎作用,可减轻炎症反应。
3. 降血压作用:桑叶中的桑叶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压作用,可降低血压。
4. 抗肿瘤作用:桑叶中的桑叶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,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。
【化学成分】桑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:黄酮类化合物、桑叶素、桑叶苷、桑叶酸、桑叶醇、桑叶酚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桑叶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桑叶散:桑叶、菊花、薄荷、甘草,用于治疗感冒发热、头痛、咳嗽等。
2. 桑菊饮:桑叶、菊花、枸杞子、桑椹,用于治疗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视网膜病变等。
3. 桑叶茶:桑叶、绿茶,用于日常保健,具有清热解毒、润肺止咳的功效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王丽丽. 桑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6,14(12):120-123.
2. 刘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. 桑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7,55(24):1-4.
3. 王丽丽,张国华,李晓峰. 桑叶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7,15(1):1-4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