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竭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血竭要密封保存防潮,跌打损伤时撒点在药膏里,能促进伤口愈合哦!记得不要多吃,适量为佳。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血竭 [xuè jié]
【别名】麒麟竭、麒麟血、血龙、龙血竭、龙血树、龙血、血竭子、血竭花、血竭木、血竭油、血竭粉、血竭膏、血竭丹、血竭丸、血竭散、血竭酒、血竭茶、血竭糖、血竭蜜、血竭糖浆、血竭胶囊、血竭片、血竭颗粒、血竭露、血竭露酒、血竭露茶、血竭露糖、血竭露蜜、血竭露糖浆、血竭露胶囊、血竭露片、血竭露颗粒等。
【英文名】Dragon's blood
【来源】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 Daemonorops draco Blume 的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麒麟竭为常绿藤本植物,茎直立,长达数米,直径约1厘米,表面灰褐色,有纵纹。叶互生,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长20-50厘米,宽5-10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全缘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两面无毛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雄花为圆锥花序,雌花为头状花序。果实为浆果,球形,直径约1厘米,熟时红色,内有种子1-2粒。
【产地分布】麒麟竭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,东南亚、南亚、非洲、美洲等地区也有分布。
【采收加工】果实成熟后采摘,晒干,去壳取种子,晒干,或直接晒干果实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球形或椭圆形,直径1-1.5厘米,表面红褐色或暗红色,有光泽,有时带有白色粉末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。断面呈红褐色,有光泽,气微香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咸,归心、肝、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活血化瘀,消肿止痛,收敛止血。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、外伤出血、血瘀经闭、产后恶露不尽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血竭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止血、抗血栓形成、抗氧化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血竭主要含有血竭树脂、血竭酸、血竭素、血竭酚、血竭醇、血竭酯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血竭性平,味甘、咸,归心、肝、脾经。孕妇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跌打损伤:血竭、乳香、没药、自然铜、骨碎补、续断、当归、川芎、红花、桃仁、甘草等。
2. 治外伤出血:血竭、白及、大黄、黄连、黄柏、黄芩、栀子、甘草等。
3. 治血瘀经闭:血竭、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当归、丹参、赤芍、牛膝、甘草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06.
【别名】麒麟竭、麒麟血、血龙、龙血竭、龙血树、龙血、血竭子、血竭花、血竭木、血竭油、血竭粉、血竭膏、血竭丹、血竭丸、血竭散、血竭酒、血竭茶、血竭糖、血竭蜜、血竭糖浆、血竭胶囊、血竭片、血竭颗粒、血竭露、血竭露酒、血竭露茶、血竭露糖、血竭露蜜、血竭露糖浆、血竭露胶囊、血竭露片、血竭露颗粒等。
【英文名】Dragon's blood
【来源】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 Daemonorops draco Blume 的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麒麟竭为常绿藤本植物,茎直立,长达数米,直径约1厘米,表面灰褐色,有纵纹。叶互生,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长20-50厘米,宽5-10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全缘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两面无毛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雄花为圆锥花序,雌花为头状花序。果实为浆果,球形,直径约1厘米,熟时红色,内有种子1-2粒。
【产地分布】麒麟竭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,东南亚、南亚、非洲、美洲等地区也有分布。
【采收加工】果实成熟后采摘,晒干,去壳取种子,晒干,或直接晒干果实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球形或椭圆形,直径1-1.5厘米,表面红褐色或暗红色,有光泽,有时带有白色粉末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。断面呈红褐色,有光泽,气微香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咸,归心、肝、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活血化瘀,消肿止痛,收敛止血。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、外伤出血、血瘀经闭、产后恶露不尽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血竭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止血、抗血栓形成、抗氧化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血竭主要含有血竭树脂、血竭酸、血竭素、血竭酚、血竭醇、血竭酯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血竭性平,味甘、咸,归心、肝、脾经。孕妇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跌打损伤:血竭、乳香、没药、自然铜、骨碎补、续断、当归、川芎、红花、桃仁、甘草等。
2. 治外伤出血:血竭、白及、大黄、黄连、黄柏、黄芩、栀子、甘草等。
3. 治血瘀经闭:血竭、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当归、丹参、赤芍、牛膝、甘草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0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