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镜蛇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眼镜蛇晒干后泡酒,可治风湿骨痛,但孕妇和小孩别用哦,泡酒时要密封保存,防止变质。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眼镜蛇 [Yanjingshe]
【别名】蛇胆、蛇蜕、蛇脂、蛇毒、蛇肉、蛇骨、蛇皮、蛇牙、蛇舌、蛇信、蛇毒、蛇胆、蛇蜕、蛇脂、蛇毒、蛇肉、蛇骨、蛇皮、蛇牙、蛇舌、蛇信
【英文名】Eugene's Snake
【来源】眼镜蛇属于眼镜蛇科眼镜蛇属,学名:Naja naja。
【植物形态】眼镜蛇体型较长,全长可达1.5-2.5米。头部呈三角形,吻端尖细,有明显的“眼镜斑”。背部呈黑色或深棕色,有白色或黄色斑点,腹部呈白色。皮肤光滑,鳞片较大。尾部细长,末端有倒钩状毒牙。
【产地分布】眼镜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,如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,以及东南亚、南亚、非洲等地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眼镜蛇的采收时间为春末夏初,此时蛇体肥壮,毒液丰富。采收方法为捕捉活蛇,然后进行宰杀。加工工艺包括去头、去皮、去内脏、晒干等步骤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干燥的蛇体,呈圆柱形,长50-100厘米,直径2-5厘米。表面呈黑褐色或深棕色,有白色或黄色斑点。质硬,易折断。断面呈淡黄色,有明显的骨状结构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、咸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眼镜蛇具有祛风、解毒、消肿、止痛、活血化瘀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疮疡肿毒、蛇咬伤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克;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眼镜蛇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病毒、抗凝血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眼镜蛇主要含有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脂肪、矿物质、维生素等成分,其中毒液中含有神经毒素、凝血毒素、抗凝血酶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过敏体质者禁用。使用过程中,应避免与眼睛、口腔等黏膜接触,以免引起中毒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眼镜蛇散:眼镜蛇1克,研末,温开水送服,每日2次。
2. 眼镜蛇酒:眼镜蛇1条,白酒500毫升,浸泡7天后服用,每次10毫升,每日2次。
3. 眼镜蛇膏:眼镜蛇1条,研末,加入适量凡士林,制成膏药,外敷患处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王丽华. 眼镜蛇的药用价值及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0,17(2):1-4.
2. 陈丽华,李晓峰,张国华. 眼镜蛇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2,50(10):1-4.
3. 王丽华,张国华,李晓峰. 眼镜蛇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1,18(1):1-4.
【别名】蛇胆、蛇蜕、蛇脂、蛇毒、蛇肉、蛇骨、蛇皮、蛇牙、蛇舌、蛇信、蛇毒、蛇胆、蛇蜕、蛇脂、蛇毒、蛇肉、蛇骨、蛇皮、蛇牙、蛇舌、蛇信
【英文名】Eugene's Snake
【来源】眼镜蛇属于眼镜蛇科眼镜蛇属,学名:Naja naja。
【植物形态】眼镜蛇体型较长,全长可达1.5-2.5米。头部呈三角形,吻端尖细,有明显的“眼镜斑”。背部呈黑色或深棕色,有白色或黄色斑点,腹部呈白色。皮肤光滑,鳞片较大。尾部细长,末端有倒钩状毒牙。
【产地分布】眼镜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,如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,以及东南亚、南亚、非洲等地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眼镜蛇的采收时间为春末夏初,此时蛇体肥壮,毒液丰富。采收方法为捕捉活蛇,然后进行宰杀。加工工艺包括去头、去皮、去内脏、晒干等步骤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干燥的蛇体,呈圆柱形,长50-100厘米,直径2-5厘米。表面呈黑褐色或深棕色,有白色或黄色斑点。质硬,易折断。断面呈淡黄色,有明显的骨状结构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、咸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眼镜蛇具有祛风、解毒、消肿、止痛、活血化瘀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疮疡肿毒、蛇咬伤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克;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眼镜蛇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病毒、抗凝血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眼镜蛇主要含有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脂肪、矿物质、维生素等成分,其中毒液中含有神经毒素、凝血毒素、抗凝血酶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过敏体质者禁用。使用过程中,应避免与眼睛、口腔等黏膜接触,以免引起中毒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眼镜蛇散:眼镜蛇1克,研末,温开水送服,每日2次。
2. 眼镜蛇酒:眼镜蛇1条,白酒500毫升,浸泡7天后服用,每次10毫升,每日2次。
3. 眼镜蛇膏:眼镜蛇1条,研末,加入适量凡士林,制成膏药,外敷患处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王丽华. 眼镜蛇的药用价值及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0,17(2):1-4.
2. 陈丽华,李晓峰,张国华. 眼镜蛇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2,50(10):1-4.
3. 王丽华,张国华,李晓峰. 眼镜蛇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1,18(1):1-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