芸苔子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芸苔子晒干后保存,煮粥或炖汤时放一把,对消化挺有帮助,但孕妇和小孩要适量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芸苔子 [Yún tái zǐ]
【别名】油菜子、菜子、菜籽油
【英文名】Brassica campestris L. seed
【来源】芸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芸苔(Brassica campestris L.)的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芸苔子植物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30-100厘米。根为直根系,主根粗壮。茎直立,粗壮,绿色或带紫色。叶互生,叶片长圆形或宽卵形,边缘有锯齿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黄色,花瓣4片,倒卵形。果实为角果,长圆形,种子多数,呈黑褐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芸苔子主要产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中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路边、田野等。
【采收加工】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果实成熟时进行。采收后,将果实晒干,然后搓去果皮,取出种子,晒干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芸苔子呈扁平圆形或椭圆形,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,有细皱纹,一端有圆形种脐,另一端有细小的果柄痕。种皮坚硬,不易破碎。味苦,微辛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、苦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芸苔子具有温中散寒、行气止痛、润肠通便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寒凝气滞、腹痛泄泻、便秘等症状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5-10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芸苔子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降血脂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芸苔子主要含有挥发油、蛋白质、脂肪油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芸苔子性温,有温中散寒的作用,故阴虚火旺者慎用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芸苔子散:芸苔子、吴茱萸、干姜等,用于治疗寒凝气滞、腹痛泄泻。
2. 芸苔子丸:芸苔子、大黄、芒硝等,用于治疗便秘。
3. 芸苔子油:芸苔子油,用于治疗皮肤瘙痒、皲裂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张国华,李晓东,等. 芸苔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8,43(5):965-970.
【别名】油菜子、菜子、菜籽油
【英文名】Brassica campestris L. seed
【来源】芸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芸苔(Brassica campestris L.)的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芸苔子植物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30-100厘米。根为直根系,主根粗壮。茎直立,粗壮,绿色或带紫色。叶互生,叶片长圆形或宽卵形,边缘有锯齿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黄色,花瓣4片,倒卵形。果实为角果,长圆形,种子多数,呈黑褐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芸苔子主要产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中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路边、田野等。
【采收加工】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果实成熟时进行。采收后,将果实晒干,然后搓去果皮,取出种子,晒干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芸苔子呈扁平圆形或椭圆形,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,有细皱纹,一端有圆形种脐,另一端有细小的果柄痕。种皮坚硬,不易破碎。味苦,微辛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、苦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芸苔子具有温中散寒、行气止痛、润肠通便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寒凝气滞、腹痛泄泻、便秘等症状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5-10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芸苔子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降血脂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芸苔子主要含有挥发油、蛋白质、脂肪油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芸苔子性温,有温中散寒的作用,故阴虚火旺者慎用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芸苔子散:芸苔子、吴茱萸、干姜等,用于治疗寒凝气滞、腹痛泄泻。
2. 芸苔子丸:芸苔子、大黄、芒硝等,用于治疗便秘。
3. 芸苔子油:芸苔子油,用于治疗皮肤瘙痒、皲裂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张国华,李晓东,等. 芸苔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8,43(5):965-97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