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轻人也会中风?这6个症状是身体在求救

作者:无空



说到中风,大家可能觉得这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。但现实很残酷——2019年人民网就发文说"90后"已经成了中风的高发人群,这个话题当时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。


为什么年轻人也会中风?

说白了,过劳和熬夜就是现在年轻人中风的两大"杀手"。数据显示,中青年人群中,平均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,比睡眠充足的人高出一倍多!如果你连续几天都休息不好,再加上情绪焦虑、血压忽高忽低,这就特别容易诱发中风了。


还有一点很重要——生气真的会要命!生气的时候交感神经特别兴奋,血压蹭蹭往上涨,心跳也加快,这种情况下特别容易突发心脑血管意外。


中风前的6个警告信号

其实中风来临前,身体会给我们发出一些警告信号,千万不要忽视:


1. 哈欠连天

如果你突然变得特别爱打哈欠,而且是那种连绵不断的哈欠,要小心了!这可能是大脑缺血缺氧的表现。研究发现,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-10天内,频频打哈欠的人能占到80%左右。

不过要区分一下,偶尔主动打个哈欠、伸个懒腰其实对身体是有好处的,这能让胃气舒展。但如果是哈欠连天,那就要警惕了。还有,如果你经常吃东西就被呛到,甚至喝水都会呛,也要赶紧去检查一下脑部或肺部。


2. 说话不利索,流口水

突然说话变得不清楚,或者开始流口水,中医认为这是脾出了问题。


3. 剃刀落地

这个现象很特别——刮胡子的时候,头转向一边,突然感觉手臂没力气了,剃刀就掉地上了,但1-2分钟后又完全恢复正常。这是因为转头扭脖子时,已经硬化的颈动脉被扭曲了,加重了狭窄,导致大脑供血不足。

所以平时要多保养颈动脉,经常按摩一下。如果大椎那里已经出现了"富贵包",光按摩可能不够,需要通过刮痧来解决。


4. 眼前突然发黑

就是眼前忽然一片漆黑,什么都看不见,过几秒钟或几分钟又恢复了,可能还伴随恶心、呕吐、头晕。中医把这叫做"一过黑蒙",认为是肝血虚的典型表现。


5. 一边身体麻木或瘫痪

医学上叫"短暂性脑缺血发作",严格来说这已经是最轻微的中风了。

统计显示,出现这种情况后的3-5年内,有一半以上的人会发生缺血性中风。


6. 视力模糊

短时间内视力出现障碍,或者视野有缺损,通常在1小时内能自己恢复。中医认为这是肝血严重不足。


根本原因在哪里?

这6个症状其实都是结果,真正的原因是中医说的湿邪、瘀血,还有情绪的大起大落。把根本原因搞清楚了,中风其实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。


现代年轻人的困境

说实话,真没想到"90后"会成为中风的高发人群。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过疯狂的时候,但以前那种精神上的疯狂并不会带来身体的崩溃。现在不同了,这说明我们的生活压力有多严峻,也说明年轻人对自己生命的放任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。

好在现在也有很多"90后"开始学习《黄帝内经》,我喜欢叫他们"老灵魂",希望这些老灵魂能引领一个更健康的未来!


中医怎么看中风?

中医说的中风包括脑溢血、脑血栓形成、脑栓塞、蛛网膜下腔出血、高血压脑病等。根据病情轻重和部位不同,分为中经、中脏、中腑、中血脉几种:

  • 中经:主要是脑血栓形成、脑栓塞,病在经脉,会出现半身不遂、手足麻木、口多痰涎、说话不清楚等症状。

  • 中腑:轻度脑溢血,突然昏倒,醒来后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、说话困难、大小便失禁。

  • 中脏:最重的脑溢血,突然昏倒,有闭证和脱证之分。

  • 中血脉: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,属于胃气大伤。


治疗方法

急救措施:突发中风时,可以在患者的手脚"十二井穴"放血,不懂穴位的话就在十指尖放血,这能快速制止大脑出血,为送医院争取时间。


中药治疗:
需要非常小心用药。比如著名的"白通加猪胆汁汤",虽然有效,但用药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烦身热、张目喘促等症状,这其实是阳气发动、阴邪外出的正常反应,一般到凌晨3点或下午5点就会好转。

对于已经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的患者,可以用"补阳还五汤"。

这个方子的核心思想是:人的元气如果分为10份,中风患者失去了5份,只剩一半,所以才会半身不遂。治疗就是要"归还"缺失的那一半元气。


艾灸治疗:
瘢痕灸对中风效果很好,重点灸关元穴,如果再加上中脘穴效果更理想。阳气本身就有破瘀的功能,所以即使不吃破瘀血的药,也能恢复。


重要提醒

中风患者千万不要急着体育锻炼!患者元气大伤,锻炼只会进一步损伤元气,让病情更严重。只有当元气和脏腑功能恢复一半,自己感觉有了余力,身体不活动反而觉得不舒服的时候,才能开始适当锻炼。



动漫男头
无空 网络作家
未应头白却已霜雪‌不敢至君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