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种常见皮炎全攻略:症状识别+治疗方法
作者:无空
皮炎这个毛病真的很常见,但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种类型,结果用错了方法,病情越来越严重
其实皮炎有很多种,每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不一样,搞清楚类型是治好皮炎的第一步!
1. 神经性皮炎
症状特点:方面,这种皮炎会出现剧烈瘙痒,特别是晚上更严重,皮肤增厚摸起来像苔藓一样粗糙,而且越挠越痒、越痒越挠,形成恶性循环。
发病原因:主要是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,压力大、睡眠差、情绪紧张都会诱发,而且经常复发,比较难根治。
治疗要点:包括医生通常会配合镇静类药物减轻痛苦,但最关键的是管住手,再痒也不能挠,同时要改善睡眠质量,学会减压放松。
2. 日光性皮炎
症状特点:表现为晒后皮肤发红发烫,出现红斑、丘疹、水疱,有刺痛和灼热感。
发病原因:是太阳光照射引起的过敏反应,也叫日晒伤或晒斑,是一种迟发性光变态反应。
预防和治疗:方面,防晒是关键,出门要打伞、涂防晒霜,避免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的强紫外线,晒后立即用冷水冷敷,严重的要及时就医,不要硬撑。
实用小贴士:包括选择SPF30以上的防晒霜,每2小时补涂一次,穿长袖衣服比涂防晒霜更有效。
3. 接触性皮炎
症状特点:是接触部位出现急性炎症,红斑、水疱,严重的会坏死,有明确的接触史。
常见致敏物质:包括化妆品如劣质化妆品、香精等,金属如镍、铬等金属饰品,植物如漆树、芒果皮等,化学品如洗洁精、染发剂等。
治疗方法:的第一步是立即脱离过敏源,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,轻症可以自愈,重症需要用药,找到过敏源后以后避免接触。
4. 脂溢性皮炎
好发部位:主要是头皮(最常见,会导致头屑多、脱发)、面部(鼻翼、眉毛、法令纹部位)、胸背部(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地方)。
症状表现:在头部会出现灰白色鳞屑,像头皮屑但更厚,面部出现油腻性黄色鳞屑,满面油光,身体出现红褐色丘疹,中央有鳞屑。
治疗和护理:要点是控油是关键,选择控油洗发水和洁面产品,饮食清淡,少吃油腻辛辣食物,作息规律,避免熬夜,不要用手抠,容易感染。
实用建议:包括选择含酮康唑的洗发水,每天洗头保持头皮清洁,枕套要经常换洗。
5. 念珠菌性皮炎
好发部位:是皮肤皱褶处如腋窝、腹股沟等,私密部位如女性外阴、男性龟头,以及肛门周围。
症状特点:包括红肿、发热,有腥臭味,严重时会溃烂,干燥型会出现皮肤干裂、白色皮屑。
预防措施:中保持干燥最重要,要勤洗澡、勤换内衣,选择纯棉透气的内衣裤,不要长期待在潮湿环境,被褥要保持干燥整洁。
治疗要点:是抗真菌药物治疗,保持患处干燥通风,严重的需要口服药物。
6. 过敏性皮炎
常见过敏源:包括食物如海鲜、坚果、鸡蛋、牛奶等,吸入物如花粉、尘螨、动物毛发,接触物如化妆品、洗涤剂、金属等。
症状表现:为皮肤红肿、起疹子,剧烈瘙痒,可能伴有呼吸道症状。
管理方法:包括过敏原检测找到具体的过敏源,避免接触已知过敏源,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,春季外出戴口罩避开花粉。
饮食建议:有记录饮食日记找出过敏食物,急性期清淡饮食,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增强免疫力。
不同皮炎及特点
1. 神经性皮炎——最磨人的类型
2. 日光性皮炎——夏天的"老朋友"
3. 接触性皮炎——找到"罪魁祸首"很重要
4. 脂溢性皮炎——"大油田"的烦恼
5. 念珠菌性皮炎——潮湿环境的"产物"
6. 过敏性皮炎——现代人的"通病"
治疗总原则
千万别乱用药,因为不同类型的皮炎用药不同,激素药膏不能长期使用,症状严重一定要看医生。
生活调理很重要,包括规律作息、充足睡眠,饮食清淡、少吃刺激性食物,适量运动、增强免疫力,保持心情愉快、减少压力。
护肤要点是选择温和的洗护产品,避免过度清洁,及时保湿、修复皮肤屏障,不要用手抓挠患处。
皮炎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对症下药。搞清楚自己是哪种类型,然后有针对性地治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