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大红袍

补益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5年03月10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大红袍泡茶喝,要密封保存防潮,泡的时候用热水,但别太烫,以免破坏有效成分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大红袍
【中药名】大红袍 [Dà hóng páo]
【别名】丹参、红参、紫丹参、红丹参 [Dān shēn, Hóng shēn, Zǐ dān shēn, Hóng dān shēn]
【英文名】Salvia miltiorrhiza
【来源】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(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)的干燥根及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大红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达1米。根茎粗壮,木质,外皮紫红色。茎直立,四棱形,被短柔毛。叶对生,叶片卵圆形或椭圆形,边缘具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两面均被短柔毛。轮伞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冠紫红色,二唇形,上唇2裂,下唇3裂。小坚果4,倒卵形,暗褐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大红袍主要产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,生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林缘、草地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秋季采挖,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,切片,生用或酒炙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圆柱形、长圆柱形或不规则团块,长10-30cm,直径0.5-2cm。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,具纵皱纹,皮部紫红色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皮部紫红色,木部黄白色。气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微寒,味苦。归心、肝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活血调经,凉血消痈,安神。主要用于治疗血瘀经闭、痛经、月经不调、产后瘀阻腹痛、胸痹心痛、癥瘕积聚、跌打损伤、热病烦躁、心悸失眠等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6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大红袍具有抗血栓形成、抗血小板聚集、抗炎、抗氧化、抗肿瘤、抗病毒、抗疲劳、抗抑郁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大红袍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丹参酮Ⅰ、丹参酮ⅡA、丹参酮ⅡB、丹参酮Ⅲ、丹参酮Ⅳ、丹参醇A、丹参醇B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月经过多者慎用。不宜与五灵脂、牛膝、白芍等药物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活血调经:丹参15g,当归10g,川芎10g,白芍10g,熟地黄10g,煎汤服。
2. 凉血消痈:丹参15g,金银花15g,连翘10g,黄连6g,煎汤服。
3. 安神:丹参15g,酸枣仁10g,远志10g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2.
2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