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枣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大枣要存放在干燥通风处,泡水喝最补气,但别空腹吃,容易胃胀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大枣 [拼音:dà zǎo]
【别名】红枣、干枣、枣子、枣核、红枣子
【英文名】Chinese Jujube
【来源】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(Ziziphus jujuba Mill.)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枣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10米。树皮灰褐色,纵裂;枝条圆柱形,有刺;叶互生,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边缘有细锯齿;花小,黄绿色,单生或簇生于叶腋;果实椭圆形或长圆形,熟时红色或紫红色,肉质,味甜。
【产地分布】大枣主要产于中国北方,如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等地,适应性较强,生长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平原、丘陵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大枣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或烘干,去核,生用或炒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大枣呈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2.5-4.5厘米,直径1.2-2.5厘米。表面红棕色,有光泽,皱缩,有不规则的纵沟;果肉肥厚,质地松软,味甜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。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大枣具有补中益气、养血安神、健脾养胃、生津止渴、调和药性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补益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大枣的用法用量为9-30克,煎服。主治病症包括: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、乏力、心悸失眠、贫血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大枣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疲劳、抗衰老:大枣中的多糖成分具有抗疲劳、抗衰老作用。
2. 抗癌:大枣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。
3. 抗氧化:大枣中的维生素C、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。
4. 调节免疫:大枣中的多糖成分具有调节免疫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大枣主要化学成分包括:多糖、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维生素(如维生素C、维生素E等)、矿物质(如钙、铁、锌等)、生物碱、黄酮类化合物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大枣性温,有痰湿、湿热内蕴者慎用。孕妇、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使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补中益气汤:大枣、党参、白术、炙甘草等。
2. 安神定志丸:大枣、远志、石菖蒲、茯苓等。
3. 健脾养胃汤:大枣、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陈可冀,李可,张伯礼. 中药大枣的现代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08,33(10):1205-1208.
2. 王晓燕,李晓峰,张丽华. 大枣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35):1-3.
3. 张丽华,王晓燕,李晓峰. 大枣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6,54(1):1-3.
【别名】红枣、干枣、枣子、枣核、红枣子
【英文名】Chinese Jujube
【来源】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(Ziziphus jujuba Mill.)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枣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10米。树皮灰褐色,纵裂;枝条圆柱形,有刺;叶互生,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边缘有细锯齿;花小,黄绿色,单生或簇生于叶腋;果实椭圆形或长圆形,熟时红色或紫红色,肉质,味甜。
【产地分布】大枣主要产于中国北方,如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等地,适应性较强,生长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平原、丘陵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大枣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或烘干,去核,生用或炒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大枣呈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2.5-4.5厘米,直径1.2-2.5厘米。表面红棕色,有光泽,皱缩,有不规则的纵沟;果肉肥厚,质地松软,味甜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。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大枣具有补中益气、养血安神、健脾养胃、生津止渴、调和药性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补益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大枣的用法用量为9-30克,煎服。主治病症包括: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、乏力、心悸失眠、贫血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大枣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疲劳、抗衰老:大枣中的多糖成分具有抗疲劳、抗衰老作用。
2. 抗癌:大枣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癌作用。
3. 抗氧化:大枣中的维生素C、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。
4. 调节免疫:大枣中的多糖成分具有调节免疫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大枣主要化学成分包括:多糖、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维生素(如维生素C、维生素E等)、矿物质(如钙、铁、锌等)、生物碱、黄酮类化合物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大枣性温,有痰湿、湿热内蕴者慎用。孕妇、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使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补中益气汤:大枣、党参、白术、炙甘草等。
2. 安神定志丸:大枣、远志、石菖蒲、茯苓等。
3. 健脾养胃汤:大枣、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陈可冀,李可,张伯礼. 中药大枣的现代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08,33(10):1205-1208.
2. 王晓燕,李晓峰,张丽华. 大枣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35):1-3.
3. 张丽华,王晓燕,李晓峰. 大枣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6,54(1):1-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