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甘草根

补益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08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甘草根泡水喝能润喉止咳,但别放太多,以免影响药效。保存要防潮,晒干后放在干燥处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甘草根
【中药名】甘草根 [Gancao Gen]
【别名】甘草、甜草、粉甘草、国老、甜根子、蜜草、甜根、甘草梢、甘草节、甘草皮、甘草心、甘草根皮
【英文名】Licorice root
【来源】甘草根为豆科植物甘草(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.)的干燥根及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甘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100cm。根粗壮,外皮红棕色,内部淡黄色。茎直立,有细纵纹。叶互生,叶片卵圆形或长椭圆形,先端钝,基部圆形或心形,边缘具细锯齿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小,黄色。荚果扁平,长圆形,成熟时开裂。种子肾形,棕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甘草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西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100-3000m的山坡、草原、林缘及河岸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甘草一般在秋季采挖,挖出后除去杂质,洗净,晒干或阴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甘草根呈圆柱形,外皮红棕色或灰棕色,有纵皱纹、皮孔及须根痕。质坚实而重,断面黄白色,粉性,形成层环明显,木质部呈放射状纹理。气微,味甜而特殊。
【性味归经】甘草性平,味甘,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甘草具有补脾益气、清热解毒、祛痰止咳、缓急止痛、调和药性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补气药、清热药、止咳平喘药、止痛药、调和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甘草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治疗脾胃虚弱、咳嗽痰多、咽喉肿痛、痈肿疮毒、腹痛泄泻、心悸失眠等病症。用法用量一般为3-15g,煎服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甘草具有抗炎、抗病毒、抗肿瘤、抗过敏、抗应激、调节免疫、抗溃疡、降血糖、降血脂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甘草根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甘草酸、甘草苷、甘草次酸、甘草酸甲酯、甘草酸乙酯、甘草酸丙酯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甘草性平,味甘,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水钠潴留、血压升高、水肿等不良反应。孕妇、高血压患者、水肿患者应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甘草汤:甘草、生姜、大枣,用于治疗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。
2. 甘草解毒汤:甘草、绿豆、金银花,用于治疗痈肿疮毒、咽喉肿痛。
3. 甘草止咳汤:甘草、桔梗、杏仁,用于治疗咳嗽痰多、咽喉肿痛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
2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3. 赵进喜,王永炎,等. 中药临床应用指南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2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