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荽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胡荽晒干后保存,做菜时撒点提香,感冒时泡水喝能驱寒,但别吃太多哦,适量就好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胡荽 [拼音:hú suí]
【别名】香菜、芫荽、香莱、香菜子、胡菜子
【英文名】Coriandrum sativum L.
【来源】胡荽为伞形科植物胡荽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胡荽为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100cm。根圆锥形,细长,黄白色。茎直立,有细毛。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,叶片三角形至广卵形,三回羽状分裂,最终裂片线形至披针形;茎上部叶较小,无柄,羽状分裂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;花小,白色;果实椭圆形,棕色,有香气。
【产地分布】胡荽主要产于中国、印度、埃及、俄罗斯等地,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胡荽在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去杂质,筛去灰屑。
【药材性状】胡荽呈椭圆形,长4-8mm,直径2-3mm。表面棕色或棕褐色,有细皱纹,顶端有花柱残基,基部有果柄。果皮硬而脆,易破碎。种子黄棕色,有香气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胡荽具有发汗解表、和中健胃、祛风止痛、解毒消肿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解表药、理气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
1. 用法用量:煎服,3-9g。
2. 主治病症:感冒头痛、鼻塞、腹痛、消化不良、风湿痹痛、疮疡肿毒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
1. 抗菌作用:胡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。
2. 抗炎作用:胡荽具有抗炎作用,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。
3. 抗氧化作用:胡荽具有抗氧化作用,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,延缓衰老。
【化学成分】胡荽主要含有挥发油、黄酮类、生物碱、有机酸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
1. 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2.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香菜散:胡荽、白芷、川芎、防风等,用于治疗感冒头痛。
2. 香菜汤:胡荽、生姜、大枣等,用于治疗腹痛、消化不良。
3. 香菜酒:胡荽、白酒等,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王丽丽. 胡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5,40(10):1976-1980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. 胡荽挥发油的提取及抗菌活性研究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4,39(5):905-908.
【别名】香菜、芫荽、香莱、香菜子、胡菜子
【英文名】Coriandrum sativum L.
【来源】胡荽为伞形科植物胡荽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胡荽为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100cm。根圆锥形,细长,黄白色。茎直立,有细毛。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,叶片三角形至广卵形,三回羽状分裂,最终裂片线形至披针形;茎上部叶较小,无柄,羽状分裂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;花小,白色;果实椭圆形,棕色,有香气。
【产地分布】胡荽主要产于中国、印度、埃及、俄罗斯等地,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胡荽在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去杂质,筛去灰屑。
【药材性状】胡荽呈椭圆形,长4-8mm,直径2-3mm。表面棕色或棕褐色,有细皱纹,顶端有花柱残基,基部有果柄。果皮硬而脆,易破碎。种子黄棕色,有香气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胡荽具有发汗解表、和中健胃、祛风止痛、解毒消肿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解表药、理气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
1. 用法用量:煎服,3-9g。
2. 主治病症:感冒头痛、鼻塞、腹痛、消化不良、风湿痹痛、疮疡肿毒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
1. 抗菌作用:胡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。
2. 抗炎作用:胡荽具有抗炎作用,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。
3. 抗氧化作用:胡荽具有抗氧化作用,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,延缓衰老。
【化学成分】胡荽主要含有挥发油、黄酮类、生物碱、有机酸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
1. 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2.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香菜散:胡荽、白芷、川芎、防风等,用于治疗感冒头痛。
2. 香菜汤:胡荽、生姜、大枣等,用于治疗腹痛、消化不良。
3. 香菜酒:胡荽、白酒等,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王丽丽. 胡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5,40(10):1976-1980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. 胡荽挥发油的提取及抗菌活性研究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4,39(5):905-90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