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毛木耳

其它中药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4年09月23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毛木耳泡发后要洗净,适合凉拌或炖汤,每周吃两次,增强免疫力,但脾胃虚寒者要适量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毛木耳
【中药名】毛木耳 [拼音:Máo mǔ ér]
【别名】木耳、木菌、木耳菌、黑木耳、云耳、木耳、黑菜耳、木耳菜、木耳菌、木耳子、木耳花、木耳叶、木耳根、木耳茎、木耳果
【英文名】Oyster mushroom
【来源】毛木耳属于担子菌纲,伞菌目,木耳科,木耳属。其学名Auricularia polytricha。
【植物形态】毛木耳的子实体呈耳状、叶状或杯状,表面密生绒毛,呈灰褐色或黑褐色。子实体直径可达10-20厘米,厚1-2厘米。子实层生于菌柄上,表面光滑,呈淡黄色或淡褐色。菌柄短而粗,肉质,内部实心,呈白色或淡黄色。菌盖边缘薄,内卷,成熟时展开。
【产地分布】毛木耳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,主要生长在针叶林、阔叶林、竹林等湿润的林地上。在亚洲、欧洲、非洲、美洲等地区也有分布。
【采收加工】毛木耳一般在夏末秋初采收,此时子实体生长旺盛,品质最佳。采收时,用刀割下子实体,洗净后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毛木耳呈耳状、叶状或杯状,表面密生绒毛,呈灰褐色或黑褐色。子实体直径可达10-20厘米,厚1-2厘米。子实层生于菌柄上,表面光滑,呈淡黄色或淡褐色。菌柄短而粗,肉质,内部实心,呈白色或淡黄色。
【性味归经】毛木耳性平,味甘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毛木耳具有润肺止咳、清热解毒、养血止血、补气养阴、抗肿瘤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补益药、清热药、止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毛木耳的用法用量为10-30克,煎汤内服。主治病症包括肺燥咳嗽、咯血、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崩漏、肿瘤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毛木耳具有以下作用:1. 抗肿瘤作用;2. 抗氧化作用;3. 抗病毒作用;4. 抗菌作用;5. 抗炎作用;6. 免疫调节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毛木耳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纤维、多种氨基酸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毛木耳性平,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但脾胃虚寒、大便溏泄者应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肺燥咳嗽:毛木耳10克,百合15克,麦冬10克,煎汤内服。
2. 治咯血:毛木耳10克,白茅根15克,煎汤内服。
3. 治吐血:毛木耳10克,白及10克,煎汤内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王丽丽. 毛木耳的药用价值及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5,22(10):1-4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. 毛木耳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6,41(11):2235-2239.
3. 刘丽华,张晓红,李晓峰. 毛木耳的抗氧化作用研究[J]. 中国食品添加剂,2017,38(6):1-4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