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蛭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水蛭晒干后保存,泡水喝时别泡太久,否则药效会减弱。搭配红枣、枸杞一起泡,补身又养生,但孕妇和有出血倾向的人要慎用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水蛭 [Shuǐ Yì]
【别名】蚂蟥、马鳖、水牛、水蛭虫、水蛭子、水牛虫、水牛鳖、水牛蛭、水牛虫、水牛鳖、水牛蛭子
【英文名】Hirudo
【来源】水蛭科动物蚂蟥Hirudo nipponica Whitman,马鳖Hirudo medicinalis Linnaeus,水蛭Hirudo verbana L. 的干燥体。
【植物形态】水蛭为环节动物门蛭纲水蛭科动物。体长可达10-20厘米,呈扁平长圆柱形,前端稍尖,后端钝圆。体表有明显的环节,每个环节有4对吸盘,前端有1对较大的吸盘,称为吻吸盘,后端有1对较大的生殖吸盘。体色为灰褐色或黄褐色,背面较暗,腹面较淡。
【产地分布】水蛭主要产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区,生长在湖泊、河流、池塘等水域。
【采收加工】水蛭在夏、秋两季捕捞,捕后用开水烫死,取出虫体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扁平长圆柱形,长10-20厘米,宽0.5-1厘米。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,有明显的环节,每个环节有4对吸盘。质脆易折,断面不平坦,有4个类圆形的吸盘。气腥,味咸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咸、苦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破血逐瘀,通经止痛。主要用于治疗血瘀经闭、瘀血腹痛、跌打损伤、中风瘫痪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水蛭具有抗凝血、抗血栓、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水蛭主要含有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脂肪、糖类、矿物质、生物碱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月经过多者禁用。不宜与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药物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水蛭散:水蛭、大黄、桃仁、红花等,用于治疗血瘀经闭、瘀血腹痛。
2. 水蛭丸:水蛭、川芎、红花、丹参等,用于治疗中风瘫痪、跌打损伤。
3. 水蛭汤:水蛭、当归、川芎、赤芍等,用于治疗血瘀经闭、瘀血腹痛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伯礼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四十一,2006年版。
2. 陈可冀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四十二,2006年版。
3. 王永炎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四十三,2006年版。
【别名】蚂蟥、马鳖、水牛、水蛭虫、水蛭子、水牛虫、水牛鳖、水牛蛭、水牛虫、水牛鳖、水牛蛭子
【英文名】Hirudo
【来源】水蛭科动物蚂蟥Hirudo nipponica Whitman,马鳖Hirudo medicinalis Linnaeus,水蛭Hirudo verbana L. 的干燥体。
【植物形态】水蛭为环节动物门蛭纲水蛭科动物。体长可达10-20厘米,呈扁平长圆柱形,前端稍尖,后端钝圆。体表有明显的环节,每个环节有4对吸盘,前端有1对较大的吸盘,称为吻吸盘,后端有1对较大的生殖吸盘。体色为灰褐色或黄褐色,背面较暗,腹面较淡。
【产地分布】水蛭主要产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区,生长在湖泊、河流、池塘等水域。
【采收加工】水蛭在夏、秋两季捕捞,捕后用开水烫死,取出虫体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扁平长圆柱形,长10-20厘米,宽0.5-1厘米。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,有明显的环节,每个环节有4对吸盘。质脆易折,断面不平坦,有4个类圆形的吸盘。气腥,味咸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咸、苦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破血逐瘀,通经止痛。主要用于治疗血瘀经闭、瘀血腹痛、跌打损伤、中风瘫痪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水蛭具有抗凝血、抗血栓、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水蛭主要含有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脂肪、糖类、矿物质、生物碱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月经过多者禁用。不宜与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药物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水蛭散:水蛭、大黄、桃仁、红花等,用于治疗血瘀经闭、瘀血腹痛。
2. 水蛭丸:水蛭、川芎、红花、丹参等,用于治疗中风瘫痪、跌打损伤。
3. 水蛭汤:水蛭、当归、川芎、赤芍等,用于治疗血瘀经闭、瘀血腹痛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伯礼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四十一,2006年版。
2. 陈可冀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四十二,2006年版。
3. 王永炎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四十三,2006年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