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补"先天之水"?

作者:五福


要想补先天之水,得满足三个条件。


第一个条件:节制固精

就是要节制、禁欲、固握,简单说就是别让自己的精华往外流失。


第二个条件:晒太阳要选对时间

一定要选卯时到辰时的太阳,最晚也要在中午之前。为什么呢?因为卯辰巳这三个时辰晒太阳,太阳的气最清正,而且这时候人的身体正好是肝气生发、心气旺盛的时候。

到了午时,太阳就开始从阳转阴了,按八卦来说就是垢卦开始运行,一阴初生,这时候太阳就开始有毒性了,很容易把人晒伤。所以晒太阳最好赶在中午前。

如果你能在这个时间段收心敛性,把那些事业名利的念头都放下,专心做这个功法,时间长了,你会感觉整个人特别清爽,活力满满的。


第三个条件:滋阴

俗话说"孤阴不生,独阳不长"嘛,所以还得滋阴。滋阴的方法很多,可以用中药,也可以食补。但在修行里头,主要是用吞津的方法。

吞津也是有讲究的,怎么让津液快速产生呢?


先说说理论

修行其实就是把人比作天地。人对应天地,心对应天,肾对应地,肝是阳位,肺是阴位。心肾相距八寸四分,就像天地覆盖承载的距离一样。气属阳,液属阴。

子时和午时,就好比冬至、夏至;卯时和酉时,就好比春分、秋分。用一天来比一年,用八卦来对应,时辰对应八个节气。

子时的时候,肾中阳气开始生发;卯时气走到肝,肝属阳,阳气旺盛,阳气上升进入阳位,就像春分一样;午时气到心,积气生液,就像夏至阳气升到天顶而阴气开始产生;午时心中开始产生津液,酉时津液到肺,肺属阴,津液充盛,阴气下降进入阴位,就像秋分;子时津液到肾,积液生气,就像冬至阴气降到地而阳气开始生发。

这样周而复始,日月循环,身体不受损耗,自然就能延年益寿。

所以老子提倡"虚其心"(心虚了道自然就来了),"实其腹"(让气液在腹中升降),"强其骨"(气液充足了骨头就强、筋就柔)。让人无欲(神不耗散)、无知(当下无知)。

求学是日益增加,修道是日损减少(减少的是有为的动作、想法、念头,不是损害身体)。


现实问题

理论是这样,但人活在世上,免不了被情欲泄精,被功名利禄耗散精神。就算生在咱们这太平盛世,生产力这么发达的时代,还是很难独善其身,总得为衣食住行操心。


津液是什么?

津液就是从子时阳气开始生发,阳气传到肝,肝传到心,在心里阳气达到顶点,到了顶点后阳极生阴,就转化成了津液。津液是阳中之阴,是真阴,世界上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滋阴东西了。


具体技巧

时间:辰时

方法:用眼睛吸收太阳光,以神为引导、以气为辅助,自然让气回到腹中。


为什么用眼睛吸收?

《灵枢·大惑论》说:"目者,五脏六腑之精也"。说明肾主藏精,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。眼睛以精为根本,眼睛的形成和视觉功能都要靠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,特别是肾所藏的脏腑精气。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眼睛的视觉功能。

其实用身体也可以吸收阳气,但一般人身体吸收阳气很慢,除非气脉已经冲开了。


关键要点:

所以重点是用眼睛。想要眼睛吸收阳气,也是有条件的。首先要正觉,让自己的心空下来,达到无知的境界,不胡思乱想,就用眼睛淡淡地观察阳光,心态保持正觉。

这时候气感会特别强烈,别分心,以神抱气跟着呼吸往下走。根本不用两三天,当下就能感受到阳气回补的感觉,肚子很快就能涨起来,小腹感到热热的。第二天早上就能感受到身体阳气比较刚猛,男的很容易勃起,硬得不行!


重要提醒:

我建议这时候别释放能量,想办法把它运化掉。如果不运化的话,水平也就那样了,它会形成惯性,以后能量到这个程度如果不能往上流,就只能往下流了!

俗话说"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"嘛!既然补上来了,就马上想办法化掉,让它往上流,变成全身的能量!


后续如何运化?

因为每个人习性不同,生活习惯、用眼方式、运动量大小,甚至思维结构都不一样,都会影响气的运行。所以每个人的固定经脉通道大小不一样,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反应也不一样。

第一步,首先要保证不流失。

第二步,调整自身状态,让气自然流动,但要知道气停在哪个位置,每个位置有什么反应?到这时候该怎么做?该进还是该退?该抓还是该放?

如果气太足了过不去怎么办?如果运行到某个位置气不足了怎么办?什么时候该走,什么时候该停...


动漫男头
无空 网络作家
未应头白却已霜雪‌不敢至君前。
相关推荐

没有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