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角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鹿角泡酒能壮阳,但别过量,泡酒时放点枸杞更滋补,记得密封保存哦,孕妇和小孩慎用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鹿角 [Lù Jiǎo]
【别名】鹿茸、鹿角霜、鹿角胶、鹿角片、鹿角粉
【英文名】L鹿 Antler
【来源】鹿科动物梅花鹿(Cervus nippon Temminck)或马鹿(Cervus elaphus Linnaeus)的已骨化的幼角。
【植物形态】鹿角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幼角。梅花鹿的角呈圆锥形,前端尖,后端较粗,表面有纵棱,棱间有纵沟,角基周围有毛。马鹿的角较大,呈长圆锥形,前端尖,后端较粗,表面有纵棱,棱间有纵沟,角基周围无毛。
【产地分布】主要产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,野生和人工养殖均有。
【采收加工】在鹿角骨化前,割取鹿角,除去毛、皮等杂质,晒干或烘干,切片或磨粉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鹿角呈圆锥形,前端尖,后端较粗,表面有纵棱,棱间有纵沟,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呈淡黄色,有光泽,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甘、咸,温。归肾、肝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补肾壮阳,强筋骨,活血止痛。主要用于肾阳虚衰、腰膝酸软、筋骨疼痛、跌打损伤等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10-3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鹿角具有以下作用:
1. 具有抗疲劳、抗衰老、抗应激等作用;
2. 具有调节免疫、抗肿瘤、抗炎等作用;
3. 具有促进生长发育、增强体力、提高耐力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鹿角中含有多种氨基酸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等成分,其中主要成分为鹿角蛋白、鹿角酸、鹿角素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阴虚火旺、血热者慎用。孕妇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鹿角胶丸:鹿角胶、熟地黄、枸杞子、山药等,用于肾阳虚衰、腰膝酸软、筋骨疼痛等症。
2. 鹿角片散:鹿角片、当归、川芎、红花等,用于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等症。
3. 鹿角粉酒:鹿角粉、白酒,用于肾阳虚衰、腰膝酸软、筋骨疼痛等症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2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9.
【别名】鹿茸、鹿角霜、鹿角胶、鹿角片、鹿角粉
【英文名】L鹿 Antler
【来源】鹿科动物梅花鹿(Cervus nippon Temminck)或马鹿(Cervus elaphus Linnaeus)的已骨化的幼角。
【植物形态】鹿角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幼角。梅花鹿的角呈圆锥形,前端尖,后端较粗,表面有纵棱,棱间有纵沟,角基周围有毛。马鹿的角较大,呈长圆锥形,前端尖,后端较粗,表面有纵棱,棱间有纵沟,角基周围无毛。
【产地分布】主要产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,野生和人工养殖均有。
【采收加工】在鹿角骨化前,割取鹿角,除去毛、皮等杂质,晒干或烘干,切片或磨粉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鹿角呈圆锥形,前端尖,后端较粗,表面有纵棱,棱间有纵沟,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呈淡黄色,有光泽,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甘、咸,温。归肾、肝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补肾壮阳,强筋骨,活血止痛。主要用于肾阳虚衰、腰膝酸软、筋骨疼痛、跌打损伤等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10-3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鹿角具有以下作用:
1. 具有抗疲劳、抗衰老、抗应激等作用;
2. 具有调节免疫、抗肿瘤、抗炎等作用;
3. 具有促进生长发育、增强体力、提高耐力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鹿角中含有多种氨基酸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等成分,其中主要成分为鹿角蛋白、鹿角酸、鹿角素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阴虚火旺、血热者慎用。孕妇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鹿角胶丸:鹿角胶、熟地黄、枸杞子、山药等,用于肾阳虚衰、腰膝酸软、筋骨疼痛等症。
2. 鹿角片散:鹿角片、当归、川芎、红花等,用于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等症。
3. 鹿角粉酒:鹿角粉、白酒,用于肾阳虚衰、腰膝酸软、筋骨疼痛等症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2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9.